相關文章

煮菜也會有空汙?室內空氣健康攻略教你遠離廚房空污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室內空氣健康學-遠離廚房空污

「空氣污染」一詞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詞,包含粒狀污染物(細懸浮微粒等)、氣狀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衍生性污染物(光化學煙霧)、有害空氣污染物(甲醛、硫化氫、氯氣、氨氣、氟化物、戴奧辛及石綿等)及異味污染物等。但許多人不知道室內也會有空氣污染的問題,人們每天約花90%時間待在室內環境,健康之室內空氣品質尤為重要。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指出全球每年約380萬人因廚房使用固體燃料跟煤油所產生的空氣污染而早亡,而台灣家庭廚房所使用燃料主要為液化石油氣及天然氣,其中烹調過程中仍可能產生室內空氣污染物。近十年來,肺癌持續首居台灣癌症死亡率之榜首,而人們通常都知道要避免抽煙或空污,卻經常疏忽了室內廚房烹飪時產生的空氣污染物,在通風不良狀態下,對於廚房工作者及家庭煮婦(夫)們,可能造成健康上影響;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非吸菸女性族群罹患肺癌之研究指出,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之女性,其罹肺癌風險較有使用者風險高8.3倍。而究竟廚房空污有何危害?又有哪些方法預防呢?

廚房空污主要有哪些?

細懸浮微粒(PM2.5 及PM10):中華傳統炒、煎、炸等料理烹調方式,於食材與食用油進行高溫處理過程中,因熱分解及汽化膨脹冷卻等物理及化學反應,生成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 及PM10)及油煙5。2019年研究6指出傳統爐火式炸魚時生成之PM2.5平均濃度高達1265 μg/m,PM10平均濃度高達1269 μg/m;炒菜時生成之PM2.5平均濃度高達424 μg/m,PM10平均濃度高達475 μg/m,超過法規標準5至15倍。

甲醛(Formaldehyde):室內甲醛主要來自人造板材、複合地板、家具、塗漆、紡織品等,甲醛用於紡織品製造之染色助劑和提高防縐防縮效果的樹脂整理劑,而廚房內雖無大型家具及裝潢,櫥櫃主要材料為人造多層板材,其中以甲醛為原料合成的脲醛樹脂粘合劑,高溫烹飪時,則加速甲醛逸散7。2018年研究8發現傳統爐火式烹調過程中,空氣中甲醛逸散率為0.5至2.7 mg/min。

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天然氣、廚房經常使用之清潔劑、殺蟲劑、廚房裝潢與油漆等,各產品在使用和儲存期間都有可能散發出 VOCs,但散發 VOCs 的數量會隨著產品的老化而減少。

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通常於烹調過程中高溫加熱油脂及高蛋白食品時生成高量PAHs,180至270℃時,PAHs會逸散至空氣9。2012年研究10指出食用油重複油炸使用7天,PAHs容易以蒸汽形式逸散至室內空氣,濃度分布為2067至31 ng/m3)。

二氧化氮(NO2)及一氧化碳(CO):使用天然氣之燃氣爐,因為燃燒不完全可能會產生低量NO2及CO。2021年研究指出烹調過程中,空氣中NO2 平均濃度為8 μg/m3,超過WHO建議值(40 μg/m3)。

暴露廚房空污之高風險族群是?

餐飲業廚房勞工,包含廚師、廚工、助手等。

家庭主婦或煮夫。

廚房清潔員。

通風不良時,導致室內空氣品質變差,而影響呼吸系統之脆弱族群,如高齡者與孩童等。

廚房空污造成哪些健康危害?

刺激眼睛、鼻子、喉嚨。

導致呼吸系統症狀,如氣喘、咳嗽及呼吸急促。

使原患有心臟和肺部疾病患者之疾病惡化,例如產生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心臟病等。

依據WHO統計,每年380萬人因烹飪使用的固體燃料及煤油,生成空氣污染物而早亡之主要死因為:27%為肺炎、27%為缺血性心臟病、18%為中風、20%為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8%為肺癌

如何預防廚房空污?

烹調行為改善:配戴個人防護具、烹飪時間控制、低溫低油烹飪等方式,以讓民眾清楚遠離污染物危害。

選用適當的抽油煙機:適當的抽油煙機應考量以下條件-排氣量、風扇轉速、抽油煙、氣味及蒸氣能力、能源效率、寧靜程度、安全程度及清潔方便程度。

抽油煙機安裝位置:排氣扇裝置於爐具正上方,並加裝垂直側邊排氣罩,有效增加污染物排除。

選用紅外線感應爐或電陶爐取代傳統瓦斯爐,可減少廚房空氣污染物生成,並防止火災意外發生。

烹調時增加通風換氣:可選擇開窗、加裝通風換氣系統(排風機、新風系統等)或空調系統(HVAC等)。

增加廚房空間之負壓設計確保,避免過度開放廚房設計,產生空氣污染物流佈問題。

定期檢查及維護:每年檢查一次,確保抽油煙機及通風換氣系統可正常運轉。

加入LINE好友,享專人服務與最新資訊!💙

https://lin.ee/jDmQJ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