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肺癌危機1/空汙增肺腺癌風險高於吸菸 台大研究證實了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新增人數1.7萬人,死亡1萬多人,已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致癌因子有吸菸、家族史、空汙等。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若居住地區空汙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30年來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罹患肺腺癌風險高出每天吸菸一包以上重度吸菸者患非肺腺癌風險的1.044倍,凸顯空汙與肺腺癌密切相關。
此篇研究第一作者為台大公衛學院博士班研究生林蔚琪,指導教授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說,空汙PM2.5與肺腺癌有關,但要暴露多久無相關研究;此研究利用環境部2005至2020年全國PM2.5監測資料,再以空汙能見度、PM10推測1968至2004年各地區空汙PM2.5濃度,比對國內1997至2020年肺癌登記資料,此為全球首篇分析30年空汙與肺腺癌相關性研究。
詹長權表示,近年來肺癌盛行率逐年上升,經癌症登記資料庫分析,30歲以上肺腺癌患者約14.3萬人,研究推算每個人罹癌前30年居住環境PM2.5濃度,約介於8至46微克;最新研究發現,居住地區30年PM2.5濃度增加10微克,將增加罹患肺腺癌風險,此研究上月已刊登在國際「環境研究」期刊。
因此,無論性別、年齡、吸菸狀況、癌症分期、EGFR基因是否突變等,只要超過30年持續暴露於PM2.5,肺腺癌風險相對升高,其中又以女性、不吸菸者、65歲以下成年人較為明顯。
「減少空汙,對降低肺腺癌一定有效,愈早做愈有效。」詹長權說,空汙影響國人健康,此研究發現,台中以南的中南部地區空汙比北部嚴重,且都市比鄉村嚴重,環境部應依空汙監測指標鎖定空汙嚴重的縣市、鄉鎮,並由衛福部加強該區域民眾肺癌篩檢。
為降低空汙造成罹患肺癌的風險,詹長權說,政府應建造更好的公共交通、限制燃煤電廠和減少空氣汙染的工業排放,以及採取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並應創設空汙監測APP,隨時提醒國人空汙嚴重時應避免外出。
詹長權說,男性罹患肺癌主原常是吸菸,經戒菸政策推動後,男性肺癌人數降低,現在患者以女性居多,經癌症登記資料庫1997至2020年統計,女性不吸菸罹肺腺癌為4.6萬人,約是男性1.8萬人的近三倍,因此每篩檢1位男性應篩檢3名女性;另國內不吸菸人數為吸菸人數的1.5倍,並應每篩檢2名吸菸者,就要篩檢3名非吸煙者,才能真正有機會找出肺腺癌患者。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PM2.5是不吸菸民眾罹肺腺癌的重要危險因子,2019年時,台大、中興大學等單位也曾發表相關論文指出,南部地區中,特別是高屏地區罹患肺腺癌的年增率高出北部15倍,此研究刊登在「胸腔腫瘤」國際期刊。
2016年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也曾針對高雄大林蒲、鳳鼻頭地區共1806名民眾,進行健檢發現罹患肺癌比率比一般民眾高超過10倍。整體平均下來,濁水溪以南的肺癌發生率,比北部區域多了15%;楠梓區的肺癌發生率更是基隆市的2倍。
蔡麗娟提醒,PM2.5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訂為一級致癌物,居住在嚴重空汙地區民眾於肺癌篩檢更為重要,建議公費肺癌篩檢對象,除現有家族史、重度吸煙者外,應將空汙地區民眾納入,並加強當地民眾對肺癌篩檢的認知,主動進行篩檢。
加入LINE好友,享專人服務與最新資訊!💙https://lin.ee/VJbg4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