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不止飛沫!世衛證實 新冠肺炎空氣會傳染 – 康健雜誌
來自32國的239名科學家,在6日發表公開信,呼籲WHO正視新冠肺炎(一稱武漢肺炎,英文:COVID-19)會透過空氣傳播的問題。事隔一日,WHO召開記者會回應,承認的確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透過空氣傳播。
在這之前,WHO堅持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現在則改口,指在人群密集、封閉和通風不好的室內環境,不能排除空氣傳播的可能性。
新冠病毒透過空氣傳播,意味著除了得提防周遭的人咳嗽、打噴嚏,只要是在不通風的室內空間,空氣中就可能存在著病毒。
空氣傳播 VS. 飛沫傳播
空氣傳播的另一個名稱是「氣溶膠」(英文:Aerosol),指的是懸浮在空氣裡的微粒,肉眼看不見。而病毒可能吸附在微粒上,雖然看起來生存時間短,卻可穿透呼吸系統直接進入人體。
空氣傳染是間接傳染,包含有病原的顆粒較小,可以漂浮在空氣中而造成傳染,傳染範圍也比飛沫傳染要大。
飛沬傳播是近距離的直接傳染,當人說話、打噴嚏或咳嗽過程中,產生的大粒徑(大於5微米)的分泌物。基本上飛沫可擴及的距離約為1公尺。如果飛沫中含有病原體時,就會增加人體感染的機會。
今年2月中國大陸官方衛生部門在記者會上就曾表示,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3月中國大陸更曾發生實例,一名確診病患搭乘公車後,在密閉冷氣車廂內傳染了10多人,其中最遠的傳播距離甚至達到4.5公尺,當時也有研究認為,這就是空氣傳播的鐵證。
科學家認證空氣傳播 防疫方針將改變?
WHO表示,空氣傳播的證據有待進一步的蒐集與解讀,未來將支持相關的研究。目前防疫建議仍以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醫療人員戴N95口罩為主。
在面對空氣傳播的威脅上,一般人該怎麼做?《紐約時報》建議,除了原本的戴口罩、洗手等動作,學校、養老院、辦公室等多人群聚的室內,通風系統要儘量減少空氣的不斷循環,並加上新的濾網。
不過科學家呼籲,目前新冠肺炎主要還是以飛沫傳染為主,雖然要提防空氣傳播的可能性,也不必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