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空氣污染 連胎兒都會受害-臺中醫林第103期 | 社團法人臺中市醫師公會
文 / 顧明修、呂克桓
空氣污染是目前全世界最熱門的話題,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環境風險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呼籲各國衛生單位需要擔任關鍵性角色,並喚起公家意識,有效改善空氣污染便可發揮潛能、解救生命和減少醫療支出,因空氣污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危害,且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亦具有強烈相關性。據統計約有七百萬人英年早逝和空污具有相關性,是所有民眾必須關注的議題。
空氣污染物 影響呼吸道與心血管系統
空氣污染包含氣狀與粒狀污染物,氣狀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SO2),氮氧化物(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而粒狀污染物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統稱PM),含有粗及細懸浮微粒,對健康的影響大於其他污染物。懸浮微粒包含很多成分,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硝酸鹽、氨、氯化鈉、黑碳、礦物粉塵和水,並包括懸浮在空氣中之有機與無機物固體和液體的複雜混合物,顆粒物大小和對人體傷害有關,粒徑小於10微米(μm)的粒子稱之為PM10,可以由鼻腔過濾排除。
而粒徑小於2.5微米(μm)則為PM2.5,PM2.5因粒徑小,是對人體傷害的主要物質。越小的顆粒物質越能夠躲過人體的免疫系統,侵入人體的肺泡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長期暴露可影響呼吸道與心血管系統,而對兒童族群會受到更大的危害。因為直徑小,表面積佔比大,吸附的有毒物質更多,因此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PM2.5對人體危害 增加肺癌風險
粒狀污染物(PM2.5)引發呼吸道傷害,如氣喘、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加重、肺功能降低、肺癌風險增加等;心血管系統傷害,如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嚴重度增加,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有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衰竭)的人,危害更大。而近年來的研究指出,懸浮微粒也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造成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以及中風等疾病的發生率提高。因此有肺部疾病,例如:氣喘和肺氣腫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人,有心臟疾病如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衰竭的病人,常在戶外運動的運動員、戶外工作者、老人、懷孕婦女和14歲以下的兒童是空氣污染最大受害者。
空氣汙染 容易導致嬰幼兒死亡
根據近年來的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對兒童的影響相當深遠,包括產前與產後甚至從產前影響到產後,懸浮微粒和氣狀污染物在懷孕時就會影響胎兒。汙染物會造成低體重兒、早產、死產或體重與生產週數不對稱等等,也發現嬰兒出生後抵抗力較差或較易過敏,最近專家學者針對台中市18萬名新生兒的研究也發現懷孕6~22週及嬰兒出生後9~46週接觸較高濃度的PM2.5 時較易誘發氣喘。
空氣汙染特別是懸浮微粒和有毒氣體也容易導致嬰幼兒死亡,產前或產後接觸空氣汙染物都會影響神經發展,導致認知功能較差,一些行為方面的疾病如自閉症或過動症,兒童心智及運動的發展,兒童新陳代謝異常和胰島素作用異常如兒童肥胖,肺功能降低,且增加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與惡化的機率與氣喘發病率及氣喘嚴重度。氣狀污染物如交通工具排出廢氣,會增加兒童白血病之機率,懷孕時接觸空氣污染物與出生後兒童視網膜母細胞瘤及白血病有關。
有效防治 政府應制定策略和配套措施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所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室內外空氣污染物,如:柴油引擎廢氣、吸菸和二手菸,均列為人類致癌因子。兒童早期接觸空氣污染物,會降低其成年後的肺功能,增加慢性肺病和心臟血管疾病之機率。
首先,政府應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譬如:汰換老舊機車、補助電動車、並且鼓勵民眾多搭乘交通工具、腳踏車或走路等。在空氣品質尚未改善之前,應廣設合適的室內活動場地,讓兒童在空氣汙染嚴重時也有合適的活動空間。學校強化空汙應變措施,必要時減少戶外課程。家長也應注意空汙狀況,配合學校之措施。
空氣品質不佳 少戶外運動外出戴口罩
規律生活,適當運動與喝水,增強免疫力。戶外空氣品質不佳時,少出門,不要戶外運動。外出戴口罩,一般手術用口罩約有70-80%過濾及吸附效果,N95口罩約為95%的效果。上下班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汽機車排出大量廢棄物,離排氣管至少10公尺或在上風處。在戶內時要戒菸及避免二手菸,烹煮食物時一定要開抽油煙機、減少燒香及燒紙錢的煙霧,以避免吸入過多PM2.5細懸浮微粒。室外進入屋內,用紙巾或毛巾擦臉、用衛生紙清潔鼻腔、漱口等動作。回家後立刻脫掉衣服,沐浴洗頭,去除身上及頭髮上殘留的污染物,防止過敏原逸散到家具或其他地方。家長回家後一定要先沐浴清潔再抱小孩,以免身上的污染物影響小孩。有呼吸道疾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隨身攜帶藥物,避免因接觸空氣污染物而加劇症狀。
注意空氣品質指標 褐紅色最嚴重
政府每天都會監測各地的空氣品質指標,民眾應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當顯示綠色時,可以從事正常戶外活動,而運動強度可達中等至費力程度。當顯示黃色時,可從事正常戶外活動,運動強度以中等強度為原則。當顯示橘色時,如果有感覺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減少戶外活動,運動強度以中等強度為原則。當顯示紅色時,如果有感覺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運動以選擇室內為宜,且以室內中低強度的活動。當顯示紫色時,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運動以室內低強度活動為主。褐紅色:避免戶外活動,室內應緊閉門窗,必要外出應配戴口罩,運動以室內低強度活動為主。
空氣污染影響民眾的健康相當大,尤其是在胎兒、嬰幼兒與孩童期接觸高濃度空氣污染時,其影響將更為深遠,造成永久的傷害。而空氣污染並非只有戶外而已,戶內也非常重要如油煙、燒香紙、抽菸、二手菸、油漆等等,因此如何避免接觸空氣污染是全民課題,必須大家一起動起來,政府擬定政策,民眾必須配合共同降低空氣污染程度,在空氣品質較差時盡量待在室內活動,並同時減少室內污染物的產生,大家共同努力,以確保身心的健康。
空氣污染高危險群
有肺部疾病患者,例如:
氣喘和肺氣腫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人
有心臟疾病如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衰竭的病人
常在戶外運動的運動員
戶外工作者
高齡者老人
懷孕婦女
14歲以下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