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GRB PM2.5及重金屬共同暴露與兒童慢性腎臟疾病之相關性暨影響機制探討 (I-III):南台灣兒童世代族群
兒童也會得腎臟病?認識小兒腎病症候群
根據國科會於2023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南臺灣長期暴露於高濃度PM2.5下成長的兒童,容易導致腎臟慢性損傷及腎絲球衰竭。
此外也會導致三酸甘油酯指數異常升高。這也代表潛在著胰臟發炎的危機!
腎病症候群是指因腎臟功能不佳,引起蛋白由小便中流失,在發生前會有一些徵兆。如果爸媽發現孩子早上起床後,眼睛周遭有些腫脹,這通常都是腎病症候群的第一個病癥,這樣的腫脹會持續一整天,接下來腳踝、腳和肚子也會開始腫脹。
此外,小孩也可能出現疲憊、不安、食慾下降,甚至臉色蒼白,而且小孩可能會因為身體腫脹使穿衣服不方便。(推薦閱讀:沒食慾吃不下!洗腎病患營養品與營養針挑選)
當孩子出現身體水腫等徵兆時,建議爸媽可以先帶去醫院檢查,醫師會做尿液檢測,確認尿液中的蛋白質總量,當24小時每小時尿液中蛋白質總量 >40 mg/m2(毫克 / 平方公尺)時,即為嚴重尿蛋白,而每100毫升的 體液<2.5公克,即為低白蛋白血症(Hypoalbuminemia),兩者皆是診斷小兒腎病症候群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