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防空污危害胎兒,淨化空氣7招學起來!
孕婦吸入過多PM2.5,危害最大的是寶寶!
一般沙粒是PM100,可以被鼻腔裡的鼻毛、氣管裡的纖毛擋住;PM10則會進入氣管而有咳嗽症狀,可能會進一步引發氣喘;但PM2.5是屬於細懸浮微粒,直徑大小約是頭髮的30分之1,可以自由進出人體,在呼吸中會通過呼吸道,直接從氣管、支氣管穿越至肺泡,若這些細微粒中夾帶一些如有機物、無機物、重金屬、病菌病毒等,就會進入血管產生發炎反應,影響眾多器官,甚至致癌。
而孕婦不單單只是個人,身上還背負著另一個生命,若暴露在嚴重的空污底下,孕婦不僅容易有流產、早產、胎兒生長遲滯等風險;寶寶出生後也可能會體重小於2500公克、頭圍過小等,會影響到寶寶日後發育。
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江明儒進一步補充,寶寶體重過輕,未來得到氣喘、肺功能低下機會較高;頭圍小於正常值則會影響腦部發育。統計顯示,懷孕過程接觸的PM2.5濃度每增加5ug/m3,寶寶出生體重過低的風險就會增加18%;孕婦長期暴露在有機物、燃燒不完全的空污下,孩子未來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等行為特徵的機率也會增加;PM2.5中也含有環境荷爾蒙,會影響孩子的內分泌。
再者,胎兒吸收到PM2.5,裡面有些物質會改變大腦裡血腦障壁的內皮細胞,影響巨噬細胞內酵素活性,導致巨噬細胞釋放出神經毒素,進而引起神經性症狀,包括胎兒腦部發展遲滯、降低寶寶出生後的運動協調以及學習能力。
7招防止空污危害寶寶,應從孕期開始
面對食安風暴,我們可以選擇不吃,但我們不能不呼吸,在已經受到汙染的空氣底下,能做的就是把傷害降到最低,並想辦法改善空氣品質,才能給下一代能大口呼吸的機會。
1.外出前先看當日空氣品質指標
大里仁愛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洪崇文表示,現在環保署有推出「環境即時通」APP,可以監測當天各地的即時空氣品質指標,建議每天出門前應先留意一下,再根據指標進一步做防範。江明儒醫師補充,顯示綠燈(0~50)時可以放心出門;黃燈(51~100)一般都可外出,但若孕婦屬於極特殊敏感體質,可能會有咳嗽症狀,建議戴口罩;橘燈(101~150)對於有過敏的族群不健康,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一般民眾則不建議長時間劇烈運動;紅燈(151~200)對所有族群都不健康,應減少外出,尤其是有心臟病、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人都應留在室內;紫燈(201~300)就是所謂「紫爆」,所有族群都應留在室內,並減少體力消耗;褐紅色301以上)屬於危害的狀態,除了避免外出,也盡量門窗緊閉。此外,若發現當天有大霧應該盡量少出門,如果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因為霧中會有水珠、粉塵及各種汙染物,吸入後容易出現呼吸道症狀。
2.口罩要戴對,才能有效阻擋粉塵
基本上,口罩沒辦法完全隔絕PM2.5,但外出還是必須配戴,才不會完全將粉塵吸入。一般口罩有分棉布、醫療用外科口罩、活性碳口罩、N95等,棉布口罩由於孔隙太大,只能用來防曬、保暖,完全無法阻隔PM2.5;常見的醫療用外科口罩分平面、立體,防護力最高可達7成,但配戴一定要注意是否密合,平面的醫療用口罩,有正反兩面,顏色深的朝外面,上端金屬條要緊貼鼻樑才會達到效果。相較之下,立體的醫療用口罩密合度、包覆性較好,防護性較完善。
活性碳口罩除了可以隔絕髒空氣,還能吸附一些化學性有害物質,防禦力也不錯;N95的防護性可達95%,但會減少換氣量,長期戴並不舒服,所以建議孕婦、嬰幼兒可以選擇醫療用外科口罩或活性碳口罩。
盡量以少油的烹調方式,減少室內油煙
炒菜時的油煙也會產生PM2.5,有些孕婦會選擇自己下廚,但距離油煙越近PM2.5的濃度也越高,況且爐火也可能燃燒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都會增加室內空氣汙染。
洪崇文醫師建議廚房應保持通風,讓火可以完全燃燒,且管線固定保養、清理,較不易有雜質與燃燒不完全的情況發生。再者,油的品質也很重要,高沸點、高揮發點(如:精緻油、動物性油)的油品,比較不容易產生煙,適合高溫烹調,像是油炸;中熔點的就可以用炒的;低揮發的油就用涼拌的方式。
江明儒醫師補充,最好能選擇功率大、功能性較好的抽油煙機,且廚房與其他空間最好有隔間,隔絕油煙,更重要的是應經常清洗濾網,效果才會持久。